印度寺庙里藏着神奇
本报特约记者 宇 同
近日,一座阿克萨达姆神庙在美国新泽西州落成开放,这座恢弘的建筑号称世界第二大印度教神庙。其石材多取自欧洲,运往印度由当地工匠雕刻,最后运回美国由上万名志愿者装配完成,前后历经12年,被誉为一项“奇迹”。其实在几乎全民信仰宗教的印度本土,各式寺庙俯仰皆是,它们或凝聚着人们非凡的创造力,或体现了建造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其中的不少寺庙暗藏神奇。
“会唱歌”的柱子
印度有些寺庙“会唱歌”——柱子能够发出乐音。这类寺庙在印度有十几座,多集中在南部地区。最有名的是位于亨比的维塔拉神庙,神庙有56根高达3.6米的巨大石柱。它们被称为“萨拉伽马柱”,用木棍或手敲击时,会发出不同音阶的乐音。“萨拉伽马”其实就是印度古典音乐标准音阶的前四个音符,类似西方音乐的“哆来咪发”。每根大石柱的周围还环绕着几根细小的石柱,大石柱发声的时候这些小石柱会产生共振,发出共鸣,将乐音放大。
历史学家推测,这些音乐石柱在古代曾被作为乐器演奏,为人们吟唱赞美诗伴奏。当地导游介绍说,当时萨拉伽马柱的乐音应该比现在更响亮。因为战争原因,这些石柱曾遭火焰长时间焚烧,其后石柱的音量就大不如前了。有人对维塔拉神庙音乐柱的结构和成分进行过研究,甚至有人剖开过石柱,发现柱子不是中空的,建造石柱的石材中含有多种金属矿物,这些都有助于石柱“发声”。
现在,这些石柱周围已经竖起保护围栏,以防一些游客对柱子过度用力敲击,损坏珍贵的文化遗产。无独有偶,泰米尔纳德邦南古内里的一座湿婆神庙中也有音乐柱,人们向庙中石柱的孔内吹气,石柱会发出类似吹海螺时的乐音。在印度东北部的艾拉瓦特什瓦尔神庙,一处祭坛“声名远播”。祭坛前的7级台阶暗藏玄机,每一级台阶被踏上时都能发出不同乐音,7种乐音恰好组成一个完美音阶。因为慕名而来尝试音乐台阶的人太多,如今这座祭坛也完全被铁丝网保护起来了。
据印媒报道,印度近年也有人想在一些新建寺庙中还原音乐石柱,但发现用现代技术加工的石柱的音色无法与几百年前的石柱相媲美。
“悬空柱”被归于“神迹”
产生神奇音效的除了神庙的石柱,还有清真寺的穹顶。印度中央邦贾米清真寺的穹顶就具有奇妙的传音功能。在当年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女性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有需要女性群体知晓的法官判决或政令传达时,宣读的官员就会站在清真寺穹顶下的特定位置,女性则藏身于清真寺众多巨大石柱后。每根石柱后面的女性都能清晰听到宣读内容。如果哪位女性有反对意见,她在石柱后面的发言也能清楚地被官员听到。清真寺附近还有巴兹·巴哈杜尔宫、鲁普马蒂亭等建筑,它们或是雄伟的宫殿,或是小小的休憩亭子,其雕刻着莲花的穹顶都有扩音功能。这种扩音功能在预防敌袭上非常实用,警讯可以迅速传遍全城。
在安得拉邦的利帕柯西小镇,还有一座名为维班德拉的神庙,这座神庙因为一根奇特的石柱而闻名。维班德拉神庙其实有70根大石柱,但来到神庙的人永远最关注里面一根约4米高的“悬空柱”——石柱并未与地面紧密贴合在一起,仅与庙顶相连。过往游客纷纷蹲在地上,甚至趴到地上,仔细观察柱子底部的缝隙,用围巾或者纸张探进去做测试,有胆大的人还把手指伸进去,结果证明,布料或纸张可以完全穿过缝隙,这根石柱确实是“悬空”的。至今印度也没人能对此进行解释,有些宗教信仰者则将这一现象归于“神迹”。
一块巨石凿成的神庙
在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有一座埃洛拉石窟,石窟中的凯拉萨神庙引人注目。这座高约30米的石头神庙遍布精美的印度教雕像。神庙大殿和配殿齐全,两层楼高的大门通向一个U形庭院,庭院的侧面是近3层楼高的圆柱拱廊,拱廊内有巨大的雕刻面板。整个神庙的底部还雕刻着无数大象,看上去好似是大象在支撑神庙。
不可思议的是,整座神庙是从上至下,在一块山体巨石上一点一点被凿出来的。那些大殿和神像是由外而内一斧一凿慢慢掏空山石雕琢而成的。据当地导游介绍,凯拉萨神庙始建于公元7世纪,前后费时150多年,历经5代工匠辛勤劳作。建筑过程中的许多困难是人们无法想象的,比如采光,据导游介绍,由于神庙大殿是从外到内逐渐掏空建成的,工匠们雕刻殿内神像时是完全没有光照的。相传,聪明的工匠会利用铜镜将阳光反射到大殿内,解决照明问题。此外,庙内各建筑单元及神像排列十分整齐,在几乎“盲目掘进”的过程中,这需要很高的测量技巧。《环球时报》记者曾站在神庙前仰望这座建筑,想到那些铿锵的凿击声曾在这片山谷回荡150多年,心中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