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插兜拿下第3金 天赋型选手谢瑜如何与射击结缘?
7月28日,在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选手谢瑜夺得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获得的第三枚金牌。

谢瑜是贵州毕节籍运动员。在他的母校四百多师生都在关注这场比赛。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直播,一次次为谢瑜的精彩表现欢呼。

谢瑜,毕节市纳雍县化作乡人。从纳雍山村,走向世界舞台,谢瑜有天赋加持,用勤奋铺路,有“慈父”引路,良师教导。谢瑜年幼时,父母不常在身边,常与叔叔谢忠良一起生活,叔侄二人感情深厚。其间,谢忠良发现谢瑜文化成绩不太出众,但体育却很拔尖。
2014年,谢忠良将谢瑜送至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学习射击。至此,谢瑜开始和射击结缘。彭新志时任毕节体校射击项目主管教练。在他看来,谢瑜是不可多得的天赋型选手:“同一批娃娃中,谢瑜对枪的感觉最好。”
提起谢瑜,彭新志赞不绝口,2014年接触射击,一年后就在贵州省射击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少年组10米气手枪、50米手枪慢射两个项目金牌。
但射击讲究精细的控制能力,比赛中,一个失误,一个呼吸,一个负面情绪,都有可能影响比赛结果。运动员想要走向更高舞台,就需要通过大量训练,来提升自己的稳定性、专注力。
在毕节体校两年多的时间里,谢瑜训练的不易,彭新志都看在眼里。
几乎是全年无休的练,有时练习举枪,一举就是很长时间,反复、大量、持续举枪,容易产生乳酸堆积,浑身酸痛是常有的事。

对于谢瑜夺得金牌,彭新志说:“谢瑜能代表中国征战巴黎奥运会,取得好成绩,让我们非常骄傲、自豪!”
(总台记者 陈春晓 毕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