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珂:反“假唱”关涉行业公信力

近日,五月天演唱会被指部分歌曲存在假唱的风波冲上热搜。“爆料”的博主“麦田农夫”“声理学”等质疑者和以刘若英、丁当等为代表的声援者渐成拉锯之势。据悉,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的原始音频、视频目前已提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有关部门将按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要求主办方配合调查。

此事引发热烈讨论的直接原因当然是“假唱”这个行为本身,它涉及歌手是否尊重舞台,是否尊重粉丝。但超越事件本身,我们更想问的是演出会这样的文娱商品为何频频出现类似的新闻?消费者的不信任感很多时候并非空穴来风,这些文娱商品为何难以确保服务质量?

难点之一,在于鉴别真假是有门槛的“技术活”。此次事件中,博主“麦田农夫”出具的鉴假视频使用到了人声提取软件,通过波形图进行甄别。但对于一般听众,主要还是通过“传统方法”进行鉴别,即观察歌手的发声、咬字和音色等。多名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涉及“半开麦”,普通听众就更难做到实时甄别了。随着演出经济全面复苏,演唱者在现场表演过程中“垫音”或“半开麦”已非行业秘密,但这种原唱人声、音乐伴奏、现场演奏的混合无疑增加了真假鉴别的难度。此次事件质疑者之一博主“声理学”认为,“半开麦”是个粉饰演出效果的伪概念。原唱音轨音量占比多少算得上真唱范畴的“半开麦”?

难点之二,演唱会属于“花钱买体验”。我们知道,消费社会的市场逻辑迥异于工业社会,传统意义上分离的生产与消费环节在越来越多的场景实现了融合。与功能性产品不同,一张薄薄的演唱会门票,标注的不仅是看台或内场的座位,也不仅是台下听众与台上演唱者的物理距离,还在于消费体验与音乐演出的价值共创过程。恰如部分“五迷”所言,五月天代表了他们的青春,票值不值自己说了算。消费者体验到的感官刺激、情绪起伏,乃至个体化的现场氛围,都是门票溢出价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消费者自身就是体验的生产者和创造者,而非被动的产品使用者,商品的服务质量也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衡量。

难点之三,像演唱会这样一对多的消费体验场景中,演唱者与听众的关系并不对等。演唱会属于“预售”性质。此类即时性、互动性、抽象性的文娱商品,往往交易在前、兑现在后。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告显示,仅2023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近7万场,同比增长95.42%;观众人数2185.22万人次,同比增长142.96%,其中跨城购票观演的消费者比例大幅提升。今年持续火爆的演出经济市场中,像五月天这种知名乐队的演唱会更是一票难求。但线下演出经济强劲复苏的背后却有秩序混乱导致的消费维权困境。据报道,截至2023年9月20日,单一平台上与演唱会相关的消费者投诉数量高达22902件,“购票后不允许退票”“黄牛高价卖票”“听不见”“墙根票”“柱子票”等乱象多有发生。尽管主办方提供的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但是消费维权之路往往难上加难。

演唱会服务不仅是搭台卖票,更不能止步于倔强的情怀。文娱商品服务质量的鉴别难、把关难与维权难,意味着舞台现场的“真实”具有关涉行业信任的万钧之力。在演唱会市场需求集中释放的阶段,更加需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冷思考。

一方面,票务平台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推动演出交易公开透明。另一方面,主办方和演出者必须平衡好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主动创造出“值回票价”的消费体验。此外,演唱会举办属地的监管部门需要承担起更多的把关责任,从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强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在线下消费持续复苏的当下,演出舞台带动的绝不仅是场内的即时体验,还会连接到餐饮、酒店、交通、旅游等多个维度。

未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不消耗粉丝的热情,将文娱消费体验需求转换为更具持续性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思考如何守住对真实和真诚的那一份倔强,实现观众、演出者、平台与文旅行业的多方共赢。(作者是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热门相关:墨先生,乖乖娶我   豪门隐婚:老婆别闹了   试婚100天:夜少,宠上瘾   全系灵师:魔帝嗜宠兽神妃   染指帝国首席:老公,别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