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对接、按需供应 定制消费在网上走俏
自选图案设计的卫衣、刻有自己名字的口红、一站式家电家居设计服务……只要有需求,就有商家提供产品来满足,不少人正在享受定制消费带来的便利与舒适。专家指出,随着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精准需求引导下的定制化供给服务正日益走俏。
满足个性化需求
“表带、表面图案是我喜欢的漫画,表盘背面还印有我的名字。太惊喜了!”最近,北京姑娘刘雅收到了朋友送来的24岁生日礼物——一款定制手表。
随着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审美风格、设计理念、文化品位等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追求的商品卖点。尤其是“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力量,他们对产品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特点,愿意为产品设计及特色服务支付额外费用。
记者在几家电商平台搜索“定制”发现,小到衣服、手机壳,大到家电、汽车,甚至健身、旅游等服务,可谓“万物皆可定制”。登录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官方网站,点击“进入定制”选项后,即可在线对车辆综合续航、外观颜色、内饰座椅等进行自由配置,页面会实时显示配置车辆图片及价格,配好后可直接下单。
近年来,一种消费者直连工厂的新型定制方式——“反向定制”(C2M)逐渐走俏。不同于消费者提出要求、厂商生产制造的传统模式,“反向定制”将目光更多聚焦在消费者需求上,要求生产者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消费端获取用户数据、分析用户偏好,生产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如今,产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某“反向定制”家居企业专门生产满足“上班族”健康护腰需求的椅子,同时还设置多档调节、隐藏式脚托等,方便“上班族”躺下来午休;某食品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35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开始流行养生,于是开发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燕窝等滋补产品;某手机生产商携手电商平台,针对老年用户需求推出5G长辈智能手机,为老年人提供紧急联系、网络问诊、娱乐出行等专属服务,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业内人士指出,“反向定制”能够挖掘消费者尚未意识到的需求,消费者无需亲自参与定制,便可获得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正成为线上消费的一种新趋势。据艾瑞咨询预测,2022年,“反向定制”的产业规模将迈入万亿元市场级别。
商家瞄准新机遇
“每7小时就有一辆定制汽车下线”——在江西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全天忙碌不停。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依托数字化运营体系,制造执行、订单跟踪和管理等多系统实现无缝链接。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会迅速分发到整个供应链体系,实现柔性集配,最后装配至生产线,大大压缩了生产周期。
消费端有需求,供给端齐发力。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消费升级为定制消费提供了需求支撑。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在制造业的融合应用,个性化定制几乎能够在不增加边际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对企业而言,这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降低成本,也有利于孕育高端品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将消费者同生产线连在一起,互联网平台是不可缺少的媒介。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畅通制造企业与互联网平台、商贸流通企业产销对接,鼓励发展“反向定制”和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
近年来,国内众多生产企业已经设立“反向定制”相关事业部、“反向定制”智能工厂等,以赋能上游产业,开展柔性化制造。各大电商平台也瞄准新机遇,加快布局“反向定制”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下单,厂家接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订单,然后根据需求设计、采购、生产、发货。
吴琦认为,消费互联网平台通过汇集信息、传导数据、整合资源、便利交易,集聚了海量的商家与消费者,推动商品生产、流通及配套服务高效融合,为定制消费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同时,物流配送、在线支付等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备,也是定制消费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定制产品,售后服务是一大隐忧。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上发现,定制商品一般都注明“一经制作,非质量问题不予退换”。
个性化定制与高质量产品是否不可兼得?答案是否定的。专家指出,定制消费可以理解为需求的个性化、产品的专业化和交付的简单化,这一切都需要质量托底。企业不仅需要提高产品质量,还应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定制市场中占据主动、抓住商机,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电商是“反向定制”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近年来,一些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过多款了解用户需求后的“反向定制”产品。业内人士指出,“反向定制”不能只把心思用在揣摩消费者心理上,更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华而不实”。有关部门也要切实履行职责,以“线上线下一致”为原则,对传统制造和“反向定制”产品予以同样严格的监管,让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促进“反向定制”健康发展。
“反向定制”商业模式中,在收集用户信息过程中的隐私保护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北京锦钟律师事务所律师聂洋城建议,平台收集利用用户信息,应遵循正当、合法、必要、同意的原则,禁止用户信息的跨平台传播;企业应依靠柔性化的生产技术、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保证产品和售后的质量;相关部门应对平台收集和利用用户信息予以规范,对“反向定制”市场进行合理引导。
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打通定制消费各个环节,促进定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吴琦认为,一方面,要加快制造业、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针对性强、使用便捷、成本合理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加快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畅通制造业的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信息资源共享,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挖掘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