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体检综合服务平台上线
在全国率先开启主动健康数智化服务新模式
南京市体检综合服务平台上线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陈颖)随着我市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检验结果、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可互通互认,体检数据能否共享互认,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昨天,记者从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获悉,我市已建成南京市体检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体检数据标准化采集、共享利用一站式“互联网+体检服务”,开启主动健康数智化服务新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很多体检系统独立建设、运营,体检数据无法实现标准化,更无法在区域内实现共享交互,有医院甚至体检系统与本院信息平台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我市建成的全市体检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市卫生信息平台,以181亿多条数据、868万份居民健康档案、2815万条主索引为基底,在全国率先实现体检报告数据标准化采集,有效打破全市各体检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
目前,体检综合服务平台已接入全市8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包括南京鼓楼医院、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心医院、省省级机关医院,标准化采集超60万份体检报告,并与居民医疗数据相匹配,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医生可通过医生工作站查询健康档案记录、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体检结果等,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市民则可通过12320网和微信公众号、“健康南京”App查询并管理个人健康档案,调阅历次体检报告,精确追踪指标变化趋势,更好地掌握、评估自身健康状况。
南京市体检综合服务平台特聘专家、南京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周卫红介绍:“我们通过‘技术+服务’同步升级,在平台引入全面系统的体检知识库、海量真实体检报告训练的大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等技术,实现个人健康画像描绘、健康趋势分析、健康风险预警等,并提供个性化饮食调整方案、运动计划推荐、疾病预防指导等健康干预措施,以体检报告分析的‘小处方’,带动全民健康管理的‘大处方’。同时,平台还可通过市民上传的个人健康自测数据,进一步优化健康画像和干预措施,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记者看到,平台通过“健康南京”App向市民提供体检机构、体检套餐、可约时段全面展示,实现预约、在线支付、报告查询、健康管理等体检综合服务。
市卫生信息中心规划科教科副科长陶震寰表示,春节后平台将加快推进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各大医院体检数据标准化采集,并逐步推动第三方体检机构数据接入。届时,健康管理智慧化将带来更丰富、精准、主动、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服务,老百姓的看病就医体验将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