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奎文区委编办聚焦公益属性 创新事业单位精细化登记监管模式

大众网 通讯员于浩东 报道

为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效能,奎文区委编办优化服务方式、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力度,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监管精细化服务模式,助推事业单位健康有序运行。

优化服务方式,以“服务”促“提升”。一是优化政策法规宣传方式。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纳入“函告制”内容,凡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调整即进行“函告”,累计发放告知函67封,持续深化事业单位法人对机构编制政策业务和机构编制法定化的理解认识,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律”的理念。二是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编制法人登记服务指南、“零基础”标准化模板,对申报材料、办理流程等进行详细说明,方便事业单位进行“一站式”业务申报,材料压缩比例达40%,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变为1个工作日,促进登记业务“大提速”。三是优化电子证照运用效能。坚持“试点先行、逐步健全”,率先公布《奎文区第一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免提交”清单》,推进电子证照在社保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2个领域内的应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单位少跑腿。

健全管理制度,以“管理”提“标准”。一是建立登记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线上线下两套档案,按照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其他登记管理分类梳理登记档案,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数据多重备份,确保已登记事业单位档案材料齐全、完整、规范。二是建立单位印章管理制度。出台《印章管理办法》,明确印章收缴、封存和合规印章备案程序,建立事业单位印章动态管理台账,共收缴、备案印章42枚,以制度规范印章管理乱象。三是建立监管“负面清单”制度。梳理近5年来事业单位监管方面问题共332条,编制涵盖6个方面33项内容的事业单位监管“负面清单”,明确事业单位运行中的“不可为”,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强化监管力度,以“监管”强“规范”。一是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抽查比例由3%提高至9%,分2批次随机抽取区社会信用中心、区财政绩效评价中心等38家事业单位,采取实地核查、网络监测等方式开展检查,形成“一单位一记录”,共反馈问题28条,整改率100%。二是强化登记专项监管。以人员履职、职能运转、内部机制建立、法人证书使用等情况为重点,形成22项专项检查事项清单,随机抽取区大数据中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60余家事业单位,通过单位自查、实地核查、系统检测检查等开展专项监管,共整改问题7条,切实提升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水平。三是强化法人年报监管。严格审查业务开展、法人证书副本和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等情况,确保登记工作的规范性和证书使用的准确性,切实督促事业单位法人正确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