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向前,经济“成绩单”解码中国活力
□丁静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为明年经济工作定下了主基调。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也是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一年。与此前的政策相比,此次会议释放了更加积极和明确的信号。岁末将至,回望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的先抑后扬、回升向好的发展轨迹,更印证了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与活力。中国经济的稳步前行仍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向新而行,才能乘风破浪开辟经济的下一个黄金时代。
坚定信心,看到中国经济的潜力与韧性。“前高、中低、后扬”,2024年的中国经济在各种“压力”面前交出高分答卷,牢牢掌握了发展主动权。前三季度,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2%,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外部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实现提质增效,彰显了中国经济韧性。同时,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支撑起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顶住压力、攻坚克难,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一个迈向高质量发展、愿与世界分享机遇的中国,一定能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向新而行,打造中国经济的优势与增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备受瞩目。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未来产业等方面入手,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从原始创新到技术突破,从成果转化到规模应用,科技创新成为江苏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目前,全球172家“灯塔工厂”中,有13家位于江苏;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乘风破浪,肩负中国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穿越时代激流,一项项科技成果的研发,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一项项民生改善的欢欣鼓舞……给中国经济贴上了意气风发、行稳致远的时代标签。肩负责任与使命,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折射国家发展的蒸蒸日上,也不断推动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时近2024年岁尾,中国经济航船行进到新的关键一程。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马平川的坦途,不惧风雨,迎难而上,才能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结出璀璨的发展硕果。同心协力、奋发有为,中国经济大船必将乘风、破浪、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