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

□王丽闫晓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成果斐然。教育规模与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后备人才等方面尚有结构性缺口。加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亟须通过终身教育(特别是老年教育)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教育需求受众基础大、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境下,我们可通过数字教育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打破高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老年教育壁垒,为应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后备人才结构性缺口以及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贡献教育力量。

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变革,数字教育对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产生了迭代性影响。2022年初,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以各层次各领域精品慕课为主的数字资源不断丰富,数字化平台服务覆盖面大幅提升,各地区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广大教师教育数字化能力也在创新实践中切实提升。以线上授课、线上交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数字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新常态。

高校作为数字教育的重要实践者、引领者、推进者,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发电机。应当立足“政校社”全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一条主线、两个追求、两个立足”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三大主体、三个抓手”的建设体系入手,积极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风尚,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贡献人力、物力、智力资源。

“一条主线”,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思想新理论,为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指引。

“两个追求”,就是国家至上和人民至上,让全民终身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人都出彩提供强有力保障。

“两个立足”,就是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既要立足我国国情学情,特别是数字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发展实际;又要立足数字教育效率高、即时性强、资源丰富等特点,把握数字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规律。

“三大主体”,即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三大主体积极性,科学整合政府定向控局、学校主力主职、社会补充支持的教育力量。政府部门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为数字教育发展定方向、把大局,把数字教育作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教育强市、教育强区的基础工程来抓,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加强网络化、数字化基础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育人环境。社会力量办学可以为数字教育发展提供有益补充。积极鼓励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企业为教育数字化提供提升社会效益的公益化技术支持与服务。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最基础、最核心的主体,汇聚着我国最优的教育人力资源,应当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数字发展的“发电机”功能。

“三大抓手”,即作为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发电机的高校,要牢牢把握学科资源、评价机制、教师队伍三大抓手。从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来看,推进全民终身教育发展,既离不开以高校为主的教育主体提供的优质丰富的线上教育资源,更离不开贯穿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高校要让学科资源既有高度深度,又有广度温度,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鼓励高校开放线上教学资源,进一步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高校应主动扑下身子,贯穿“老—大—职—中—小”各级各类教育壁垒,加强多种阶段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认可机制,让更多人能够有机会走进充满智慧光芒的“象牙塔”,让打卡高校课程成为全民流行的生活方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发展数字教育,建设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离不开教育数字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着力增强在职教师的数字化教育技能,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让教师现有教学工作覆盖更多群体;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让教师现有教学工作覆盖更多类别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离退休教师的作用,让他们老有所为,成为线上教育的亮丽主播。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1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