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带我回家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 陈 力
黄河东流去,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一个叫三盛公的村庄一分为二。大河继续入海,分出来的总干渠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作“二黄河”,留在了八百里河套。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34公里,二黄河形成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7级灌溉体系后,8万多条“毛细血管”深入田间地头,总长度6.4万公里,户均河渠超过百米。
黄河门前流过,倒映河套人家。
淬炼底色
在北国版图上,黄河甩下一个大大的“几”字后恢复东进。“大河三面环之”的几字弯,成就广义的河套;几字弯顶端核心,即贯穿巴彦淖尔市全境的河套平原,成为狭义的河套。看看这里的地名——巴彦淖尔(富饶的湖泊)、巴彦高勒(富饶的河流)、巴彦浩特(富饶的城市)、巴彦宝力格(富饶的泉水),不怕露富,骨子里透着自信。
阴山的阻挡,平缓的河床,让一路奔腾的黄河水终于在这道弯弯里安静下来。然而历朝历代,河套百姓却一直没有摆脱“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的恶性循环。
引黄灌溉、科学分水、量入为出——新中国成立后,河套灌区人民锹挖肩挑,靠人工挖出来的二黄河,让河套灌区土地灌溉面积由300多万亩增加到1100多万亩,成为与都江堰、淠史杭齐名的中国三大灌区之一,也被誉为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二黄河,为巴彦淖尔的农耕锻造了有灌有排的底板,更为河套打下了苦干实干的底色。
从1958年到1976年,25万名河套儿女奋战在工地上,住在工棚内,睡在麦秸上,泡在冰水里,前仆后继,挖渠不止。二黄河的每一米,都饱含着建设者的血汗。
流水带走了光阴的故事,也带来新的感动。
开挖二黄河的那一年,杨生富出生。在别人专注种植的时候,他已经“为养而种”,高峰时养猪规模超过1000头、养牛规模超过100头;别人“种养结合”时,他已经“三产融合”,探索产品的初加工和乡村旅游,每年纯收入超过30万元。
在他的家乡——临河区乌兰图克镇,四代农民劳模接力,传递出河套地区一脉相承的劳动风采:从陕西府谷来巴彦淖尔讨生活的“巴漂”邬五十四,如今成为地道的河套居民,开挖二黄河、总排干,都被他赶上了,家人至今还保留着当年颁给他的公社劳模奖状;种地能手张向明,包产到户后主动帮助不会种地的牧民,帮扶对象后来被组织命名为“党员联系户”,他的做法后来升级为“党员三结合致富链”,张向明获评自治区级劳模;马林,以一位农民开展农林结合、庭院经济的“五年规划”,被提炼为“马林模式”,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前辈开挖二黄河和排水沟,靠的是敢干、肯干。咱庄户人还得苦干、巧干,就是不能‘啃老’。”杨生富说。
守护成色
二黄河缓缓流淌,河渠名称不同、宽窄不同、长短不同,但每一段水系都如一段脉搏,灵动着河套大地。
与其说二黄河流来了灵气,不如说流来了厚重。在这个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高达2000多毫米的地方,有了黄河的滋润,只要勤奋,都能旱涝保收、填饱肚子。
与其说二黄河流来了月色,不如说流来了心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多少明月夜都付与酣眠。生活有着落了,才能细品家乡的美丽:静影沉璧,大河晕染春烟,这里举办梨花节;皓月当空,金色麦浪起伏,麦田音乐节在此开幕……一个赛一个浪漫。“黄河带我回家”,成了这里的民谣。
巴彦淖尔的农产品更是一绝。还没开河小麦就播种,炎炎夏日便开始抢收,“种在冰上、收在火上”,被誉为小麦界的“五项全能”。走在兆丰面粉的工业旅游廊道,面包的麦香扑面而来,馒头用手压扁还能回弹,一盒4.8公斤的特制有机粉售价1260元仍然抢手,主题餐厅兆丰面坊的一份“四方八面”售价28元,菜码琳琅满目、面条筋道精致。
解决了农产品“有没有”的问题,巴彦淖尔在解决农产品“好不好”上持续发力。在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过程中,着力打造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赋河套”。2018年5月10日,巴彦淖尔携“河套农产,献给世界的友好食物”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大屏。
置身临河区城关镇农高区万亩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园,没有下乡的感觉,只有进城的惊喜。整地、播种、施肥、管理、收获的农机,全部搭载北斗卫星导航;解决农作物病虫害,全部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控、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怎么打量,也无法把智慧园经营者安灵益与“农民”二字挂钩。“依托园区农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农民的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全部实现精准化,生产的农产品也成为‘天赋河套’授标产品。”安灵益说,这里的农产品跻身区域公用品牌后,平均溢价30%以上。
回归本色
站在三盛公水利枢纽上远眺黄河,没人能够平息逐浪的心潮。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她不是一条寻常的河流,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分来的岂止是水量,那是多少沿黄儿女热盼的生命乳汁啊!
回报母亲河,巴彦淖尔首先调节水沙关系。在磴口县刘拐沙头——那个“黄河与黄沙握手的地方”,巴彦淖尔摆开“第一战场”。统筹多种生态工程,在周边建起一条东西宽12公里、南北长6公里的防风阻沙林,将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量由过去的7700万吨下降到目前的370万吨左右,有效阻止了沙漠东侵黄河。
“我们特地调高了光伏支架、调大了阵列距离,并从黄河的河迹湖引水滴灌,大力发展光伏农业。”磴口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亮在85万千瓦新能源治沙项目现场说,过去沙入黄河,现在引河入沙,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节节高。
回报母亲河,巴彦淖尔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把解决河套大水漫灌作为政治任务”之前,杭锦后旗就通过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理节水、管理节水,努力创建“黄河流域百万亩节水灌溉示范旗”。
在蛮会镇民生村,农民耿军发明的“移动式黄河水直滤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正把过滤后的黄河水加入肥料、注入滴管,“输”进西红柿的根系。“农户习惯了大水漫灌,但这样并不经济。”耿军算了一笔账:他发明的设备省工50%,节肥30%,提高作物产量15%,过去1亩地的用水量现在能浇8亩地。如今,当地已推广这套节水设备900多台。
从河套源头三盛公水利枢纽出发,沿着二黄河东行200多公里,就到了“塞外明珠”乌梁素海。二黄河的灌溉退水通过乌加河总排干沟,由红圪卜扬水站进入乌梁素海这个“黄河之肾”过滤净化,最后从乌毛计泄水闸回归黄河。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短短5年来,巴彦淖尔耗巨资50多亿元治理乌梁素海——“质本洁来还洁去”,每年得到46亿立方米黄河水惠顾、最后返还退水8亿多立方米,巴彦淖尔怎能不确保清水回黄河?
至此,滋润了河套大地的黄水源悄然回家。带着苦干实干、追求卓越、感恩奋进的印记,各族河套儿女也回到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