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翎张海明:卫星通信普及三大条件:容量丰富、产业链市场化、终端创新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6日消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宽带卫星通信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在网翎产品发布会上,总经理张海明激动地向与会者展示了公司的最新成果,并阐述了将宽带卫星通信市场由小众推向大众的愿景。

张海明在发布会上强调,宽带卫星通信市场的普及需要满足三个先决条件:卫星容量的极大丰富、整个卫星产业链的商业化市场化发展,以及卫星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卫星终端的创新。他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束缚,以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引领行业发展。

回顾中国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张海明提到了中国发射的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1号。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开端,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东方红系列卫星的陆续推出,中国通信卫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张海明认为,要实现卫星通信的普及化,还需要高通量卫星的支持。中国已成功发射的亚太6D、中星16号等高通量卫星,为个人宽带卫星通信的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张海明进一步分析,随着卫星容量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卫星通信终端将变得更加小巧、轻便、易于携带。这将极大地推动卫星通信市场的普及化进程。他比喻说,现在卫星容量和下一步的爆发式发展就像地球进入寒武纪时代一样,生物突然爆发,为个人宽带卫星通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要实现卫星通信市场的普及化,还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用户在哪里?张海明坦言,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问题。他表示,网翎正在积极探索市场,努力将产品推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他强调,个人使用的用户市场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生的事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开拓市场。

在谈到卫星产业链的发展时,张海明表示,近年来商业航天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除了国家队之外,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参与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等领域。这一趋势为商业航天市场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呼吁中国的卫星产业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商业航天市场化进程,将卫星通信市场推向大众。

张海明还提到新航天更加注重创新和市场导向,通过火箭回收、批量生产等方式降低成本,推动市场发展。他以星链为例说明了新航天对传统卫星行业的颠覆性冲击。

在谈到网翎的使命时,张海明表示,网翎致力于打造一款大众市场可以接受、喜欢使用、愿意使用的卫星通信终端。他强调,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创新精神。他感谢了网翎团队的努力和贡献,并表示这支团队具有很强的创新力和战斗力。他特别提到,网翎团队中有80%的员工来自互联网和消费电子行业,他们为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发布会上,张海明还展示了网翎卫星上网机的真机。这款产品具有强大的性能、全国覆盖、高速数据传输等特点。同时,它还具备独立WIFI放大器、无按键设计自动寻星、极简安装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使用体验。

热门相关:逆流纯真年代   我家老公超宠哒   末日之最终战争   神级幸运星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