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影相伴我成长

文/翟云峰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那时候看一场电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记得我第一次看的电影片名叫《卖花姑娘》,是一部朝鲜片。电影是在我们小学的操场上演的。看电影的人非常多,把操场围得水泄不通,连幕布后面的地上都坐满了人。发电机一响,一股刺眼的灯光投到幕布上。随即,音乐声婉转地响起来,电影开演了。我席地坐在第一排,手托着腮,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幕,深深地被卖花姑娘凄惨的生活遭遇而触动,泪水潸然而下。许多看电影的人都在悄悄啜泣,整个操场寂静极了。电影演完了,人们还沉浸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中,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离去。我更是觉得电影能有这般神奇?人物是怎样在幕布上活灵活现的,我要弄个明白。我看了看发电机,又瞧了瞧放映机,还仔细瞅了瞅悬挂的幕布,并没看出有什么神秘之处。我趁放映员倒片之际,凑上去用手摸了一下胶片,结果只听“啪”的一声,胶片断了。我被放映员严厉地斥责了一顿,班里有个同学把这件事还告到班主任老师那里去了。班主任薛老师没有说我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了一句:“要想撩开神秘的面纱,就得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老师的这句话至今还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

这次观影,不但提高了我对电影浓厚的欣赏兴趣, 而且更激发了我对电影追求的脚步。小学六年级时,《中国少年报》举办电影观后感征文比赛,全班同学积极响应,我写的征文题目是《南征北战》观后感。因为这部电影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战争片。影片有两句台词至今我还记得,“今天我们大踏步的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前进!”“我们的两条腿一定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豪言壮语,掷地有声。这次征文,我得了个纪念奖,奖品是一本《大众电影》纪念册。对我鼓舞很大。

读初中的时候,有了看电影的去处。那就是县磷铁矿每隔一周放映一次电影,而且是在户外。县磷铁矿距离我们学校二十余里,为了能按时看上电影,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晚放学后,顾不上回家吃饭,背上书包就跑,翻山越岭,赶着时间看电影。放映电影的场地是依靠大山的背坡,经过工人们简单地修整,形成了天然的台阶观影台,既经济又实惠,还又显得壮观。每次看完电影回到家里都半夜多了,母亲把饭热在锅里,等着我回来吃。这个时期看的电影比较多,有战争片,喜剧片,戏曲片等。各种形式的电影,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是奠定了我写作的基础。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户外放映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可是我仍对电影别有一番特殊的情感,这情感源自电影的相伴,在甜酸苦辣的生活中,使我真正悟到了做人的真谛……

作者:翟云峰,坊子区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