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买题,蓝牙作弊,贿赂考官:印度考场黑手党有多夸张

2015年3月,一张震撼全球的照片登上BBC头版,一群印度人徒手攀爬高楼,或用麻绳悬挂在外墙,似乎在向屋内传递某些东西,完全不顾失足的危险。

这正是印度比哈尔邦的家长和亲友团在帮助孩子考试作弊。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随后比哈尔邦警方逮捕了300多名家长,并开除了750名涉嫌作弊的学生。

教育部长在面对媒体质询时表示,作弊现象猖獗,没有家长的配合,很难实现公平考试。

类似事件在印度并不罕见,2013年,比哈尔邦就有超过1600名学生因作弊被逐出考场,100多名家长因协助作弊被捕。

印度的高考制度被认为是这种作弊行为的根源之一。

印度实行5+5+2+3的学制,高中毕业后的12年级全国统一考试被视为广义上的高考。虽然不同于东亚地区的“一考定终身”,但考上理想大学的难度依然巨大。

2020年,印度大学总体入学率为27.1%,面对每年上千万的考生,这一竞争相当激烈。作弊因此成为一些学生和家长选择的路径。

作弊方式多种多样,从简单的小抄到家长化身“蜘蛛侠”,再到贿赂考官、使用蓝牙设备、穿戴作弊背心等高科技手段,这些行为已经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作弊产业甚至发展出一整套服务体系,包括提供考前试卷、安排考场座位、提供考试答案等。只要肯花钱,几乎可以确保拿到高分。

2016年,比哈尔邦的一名学生卢比拉伊因为政治学成绩拔得头筹,但在采访中暴露出对政治学一无所知,最终被要求重新考试,并因无法回答任何问题而被捕。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其他考生身上,涉及的作弊案件甚至牵连到当地考试委员会和学校高层。

尽管作弊行为屡见不鲜,印度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加强防范措施。

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加强考场安检、要求考生光脚入场等手段,努力打击作弊现象。

2018年,比哈尔邦甚至安排训练有素的狼狗监考,但效果仍然有限。

2016年,卡纳塔克邦的高考题目在考前一周就已泄露,导致考试被迫延期。

随后发现,泄题事件是由教育主管的私人助理和40名教育部雇员联合策划的。根据《印度时报》2022年的数据,过去5年里,印度15个邦共发生了41起试卷泄露事件。

面对如此严重的作弊问题,印度政府在2024年出台了反作弊法,规定协助考试作弊的人将被判处3至10年监禁,并处以100万到1000万卢比的罚款。

然而类似法案早在1996年就在北方邦和比哈尔邦实施,但这些邦依然是作弊重灾区。

2018年,北方邦宣布严查考试公证,结果100万考生直接弃考。作弊的猖獗和作弊产业链的兴起,反映了印度教育系统中的深层次问题。

2024年,印度国家统一医学入学考试NEET曝出大规模作弊事件。

起因是67名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满分720分,而自2016年以来,每年最多只有3人能获得满分。

除此之外,还有多名学生的成绩为718分和719分,而根据考试评分细则,这些分数本是不可能的。

对此,印度国家考试机构表示,这些分数是因考场延误、题目存在两个正确答案等不可控因素而获得的补偿分数,但有超过1500人获得了加分。

尽管印度教育部长普拉班坚决否认试卷泄露的可能性,但比哈尔邦警方抓获的一名作弊者供认,他在考前一天晚上花了3.6万美元购买了试卷。

公众对此事议论纷纷,讽刺道:“残饮恒河水,咖喱壶,万千考生竞赛作弊。”

在这样一个作弊横行的环境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通过各种手段作弊,从考试前拿到试卷,到花钱改分数,只要有钱,甚至可以通过作弊变成高分考生。

但是作弊得高分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进入理想大学并获得好工作。

高考只是第一步,印度学生要进入顶尖大学还需通过更难的考试,比如医学类联考NEET和工程类联考JEE。

以最热门的印度理工学院为例,2020年报考人数约为125万,但录取人数仅为1万,录取率不到1%。有时,即使考上了名校,专业选择不慎也会影响未来发展。

在纪录片《一个被设计制造的梦》中,主角瑞杰考上了印度理工学院,但选择了自己并不了解也不喜欢的计算机专业。

专业选择对高三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专业和学校的信息了解有限。

信息差成了寒门学子通向理想大学的最大阻碍。

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做出正确选择,阿里大模型推出了高考志愿信息助手,可以免费提供志愿填报指导,帮助用户精准选择理想大学和专业。

这个助手可以根据就业前景、学校环境、强势专业等因素提供建议,还可以比较不同专业的区别,帮助学生和家长做出明智选择。

教育是学生走向上层的重要途径,印度理工学院更是被誉为“百万富翁制造机”,培养了众多商业巨头。

然而,面对激烈竞争,许多学生选择在印度中部的科塔市补习,以增加考上名校的几率。科塔市有上百家辅导机构,每年吸引20多万考生,这些学生每天在大教室里复习,学习时间超16小时,面临淘汰制压力。

补习费用每年约为30万卢比,许多家长不惜贷款甚至卖房以支持孩子的补习。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通过补习改变命运。

现实中,许多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选择自杀。数据显示仅2020年,印度就有15.3万人因自杀身亡,而20岁以下的自杀者中,25%是因高考失利。

印度政府曾要求科塔市整顿教培,但培训机构代表表示,家长们不愿意减负。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部分家长轻描淡写地说:“每年几十万人到科塔来补习,出几起事故难道很奇怪吗?”

作弊现象反映了印度教育系统的深层次问题。

考试作弊不仅是一种品德问题,更是强大的升学压力和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结果。

在印度,作弊已经形成了一门数十亿市场的庞大生意。

前法律总顾问维维克坦卡表示,考试作弊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闹剧,邦政府对此默许,规模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教培行业也在蓬勃发展,2022年印度补习收入高达5808亿卢比,甚至诞生了估值数百亿美元的补习巨头。

这反映了印度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每年约1700万人进入就业市场,但新增就业岗位仅500万。

2021年,某邦招聘30名政府杂务员,报名人数过万,其中不乏硕士、博士。

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环境,作弊和高强度补习似乎成了学生们唯一的出路。

尽管作弊在道德上不可取,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和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得作弊成为许多人不得已的选择。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印度教育体系的种种弊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