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青年多交流中美民心更相通

我们常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就中美关系而言,两国人民,尤其是两国青年之间的交往不仅能够为年轻一代的成长开阔视野,更能够在民心这一最根本的层面上夯实中美友好的基础。

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宣布,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萨拉·兰蒂致信习主席,表示希望马斯卡廷中学也参与这一计划。在习主席关心下,1月24日至30日,作为该项目第一批来华的美国中学生,马斯卡廷中学20多名学生到北京、河北和上海等地进行了交流访问。

增进两国青年交流对中美来说明显是双赢的好提议,跟上思路、付诸行动则需要更多耐心、细致的工作。就当前中美关系和两国青年学生的人文交流而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留学的美国留学生数量减少,这既跟近年来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也脱离不了大的时代环境。

一方面,中美关系的紧张是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贸易摩擦、技术竞争、地缘政治等给中美关系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这种不确定性笼罩的政治氛围影响了学生的留学选择,这方面的改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也对国际学生流动造成了严重影响,旅行限制和健康担忧使得许多美国学生暂时放弃或推迟了出国留学的计划。此外,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对中国教育体系和生活环境的不熟悉也是影响美国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之一。

中国已经释放了很大的热情,欢迎美国青年学生赴华交流。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中美之间的教育合作和文化交流,通过官方渠道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举办更多的学术研讨会、文化节等活动,增进美国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了解和兴趣。其次,提供合理的奖学金和资助项目,为有志于了解中国的美国青年降低留学成本。此外,在技术层面上可以优化签证政策、简化留学生的签证申请流程、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等。同时,我们还可以优化对外宣传策略,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向美国年轻人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机遇。

作为这些积极响应者,中国高校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这个进程中来。譬如,高校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开设更多用英语授课的课程和专业,满足国际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加强与美国高校的合作,建立双方互认学分和学位的机制,便于学生在两国之间转学和继续深造。此外,提供更多的国际学生服务,如语言支持、住宿安排、文化适应指导等,帮助美国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最后,加强校园国际化氛围的营造,举办国际文化节、学术交流活动等,增强中国高校对美国学生的吸引力。这方面,清华大学的“苏世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丝路学院”以及北京大学的“燕京学堂”等机构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资借鉴。

中国已经释放了极大的善意,也正在为此做出积极的努力,美国政府方面也需要加以配合。中国古话说得好,一是“强扭的瓜不甜”,二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月老红绳两面连”。这就是说,在吸引更多美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交流、促进中美民心相通这件事上,不能单靠中国政府和高校的努力,美方也应相向而行,或者至少不应成为设置障碍的一方。我们期待拜登政府未来能够将其与习主席的共同承诺真正落到实处,用实际政策和行动鼓励、支持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等支持,促进双方高校的合作;简化相关审批程序;防止“过度安全化”给两国原本再正常不过的民间交流人为设置司法障碍。

相信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中美青年交流,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热门相关:楚汉争鼎   神医嫁到   锦衣   奈何老公太宠我   甜蜜隐婚:老公大人,宠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