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珂:信息“破茧”需增强各方数字韧性

算法制造的“信息茧房”近来引发越来越热烈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的手机逐渐被“看不见的手”操控,不同APP刷到的话题趋向一致,看起来符合预期的观点被频繁“推”入视野,人们容易陷入个体信息偏好的“茧房” 困境。

“信息茧房”本质上是信息选择接触行为极化的隐喻。早在Web 2.0时代,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就提出互联网刻板认知导致的“回音室效应”。后续学者从信息行为、内容策展、算法优化、平台治理等角度对此展开了十余年研究。

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79亿人,“信息茧房”也从学界隐忧变为Web 4.0时代被更多人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关键是如何“破茧”?

对于普通用户,“破茧”需增强数字行为韧性,稳住海量信息流的“压舱石”。有学者指出,“信息茧房”导致了单调、封闭、刻板的个人信息世界,但算法推荐并不与其存在必然的直接因果关联。

事实上,在前大数据时代,人们也会以自己的意愿、能力和价值判断为半径主动选择信息。问题在于,当信息接触从身边的朋友、订阅的报纸、调频的电视转向内容浩瀚无垠的互联网,普通用户能否抵抗住海量信息流的冲击?对此有学者认为,“茧房”某种程度上是信息过剩时代的自我保护。

从这一角度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信息“破茧”首先需要用户主动提升自己在互联网上信息检索、接收、吸纳、转发与互动的行为韧性。与信息素养不同,数字韧性直接指向个人应对冲击的适应与复原能力。增强数字行为韧性,意味着走出自我保护的舒适区,守住信息判断“主动权”,像蝴蝶破茧般冲破算法规则的桎梏。这种渺小个体与信息洪流的对抗尽管艰难,却是当前时代的必需品。否则,我们很容易异化为“单向度的人”,乃至沦为庞大数字社会系统的附庸。

对于平台公司,“破茧”需增强数字系统韧性,创造更加包容的影响力经济。表面上看,算法推荐机制及其背后的平台公司是“信息茧房”的制造者。实际上,它们很可能也落入了流量锦标赛的“茧房”。技术迭代的速度正越来越快,平台公司需要留住用户的注意力换取商业利益。能被更低成本地生产、能带来更高刺激度、能被更直接地变现的内容,将优先出现在算法推荐的清单中。长此以往,所有人都将困在一个充斥着虚假信息、碎片化信息和“娱乐至死”的巨大“茧房”里。

从这场锦标赛的短期成败看,“茧房”制造了流量,看似对平台公司没什么不好。可就像我们的信息环境和生态环境一样,信息“破茧”需要增强平台的数字系统韧性,留住“绿水青山”。这种系统韧性,狭义理解是算法“纠偏”,采取“人在环路”的思维平衡“茧房”导致的失序。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也可被视为一种由算法向社会系统的赋能。笔者在过去数年持续开展“淘宝村”研究,发现遂昌和曹县的电商模式形成了“钻石型”和“棱镜型”的系统韧性,由此激活了地方禀赋、推动了产业更新。对于平台公司而言,与其争夺注意力,不如培养用户主动参与的影响力,这无疑是更加包容、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对于连接更紧密、发展更高质的信息社会,“破茧”需增强数字价值韧性,营造技术向善氛围,做好平台治理的“顶层设计”。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迈过50万亿元的大关,在信息基础设施、网民数量、互联网应用、产业转型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关于技术的追问》一文中所阐述的,数字技术将作为“底座”逐渐支配起现代人理解世界和历史的方式。这意味着,破解“信息茧房”不只是个人的选择、平台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业界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也使数字智能时代的信息“破茧”成为相关未来产业布局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最新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求在算法设计、训练数据选择、模型生成和优化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民族、信仰、国别、地域、 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等歧视”。这种建立在平等、包容观念上的价值韧性,一方面来源于中国基于过去20年互联网治理经验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将数字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的技术向善理念。(作者是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热门相关:神医嫁到   混在三国当军阀   君归矣   士子风流   名门贵妻:暴君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