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立军令状,市委书记要求:录成视频,向全市播放,让全市人民来见证,是不是说到做到了
2月8日,广西玉林市委、市政府召开玉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玉林市委书记王琛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以奋斗精神激励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干字当头,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加快构建“十虎竞玉林”新局面,扎实推进“六个提档升级”,全力推进“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加快建设清朗繁荣文明和谐美丽新玉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玉林篇章。
会上,7个县(市、区)和3个市直园区主要负责同志作表态发言,立下军令状。
玉林市委书记王琛说,“军令重如山,军中无戏言,承诺必践诺,到期必兑现。大家的发言要录成视频,要向全市播放,让全市的人民来共同见证大家都表了什么态、干了什么事、做出了什么成绩,是不是说到做到了。”
王琛指出,
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浪潮,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我们要转观念、善创新,凝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宝贵经验、成功之道和永恒主题,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创新求变、敢为人先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推进改革再深入、发展再提速、开放再扩大、作风再转变。
王琛强调,
要比赶超、争进位,构建“十虎竞玉林”新局面。
竞指标比进度,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竞实绩比速度,紧盯目标、时间、要素提速度,全力拼出新气象;
竞环境比温度,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持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
要抢赛道、增动能,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推进传统产业全面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布局重点城市,推进玉商玉工回归提档升级。
要扩开放、促合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竞合共赢。
深化玉林、湛江、茂名区域合作,为全国省际毗邻区跨省区合作探索经验;推动构建南宁、玉林、贵港城市群,打造平陆运河经济带现代化产业走廊;主动推进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沿海城市一体化发展,做强广西向海图强新增长极。
要再攀登、乘势上,扎实推进“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新三件大事。
联通平陆运河经济带,加快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核心城市;织造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加快构建“伏波三江美玉林”的美好画卷;建设连接两广、联动“两湾”的桂东南综合交通枢纽。
要听民声、暖民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力推进“连心”工程,打造文化塑城2.0版,守护千家万户的岁月静好,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民生急需处。
王琛强调,
要强作风、重实干,大力弘扬玉林干部精神,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执着,鼓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意志,秉承“心无旁骛干事业”的务实作风,让实干成为玉林干部身上最鲜明的特质。
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激励全市党员干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试身手、亮成绩、展风采。
要扎实推进“净土”工程提档升级,持续擦亮“清白一生老来好”廉洁文化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据“广西日报”2月6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会上,14个设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发言,立下军令状。
玉林市委书记王琛当时表态,2025年,玉林市将把准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推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玉商玉工回归等“六个提档升级”,奋力实现全年GDP增长5%、力争达到5.5%,努力在广西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作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说,自治区部门的工作干得好不好,要由地方和有关企业来测评;广西的干部干得好不好,评判权交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说了算。要督促设区市层面形成想干敢干会干的浓厚风气,经济大市要切实扛起大梁、多做贡献,增长快的市要稳住势头、再接再厉,其他市也要加快脚步、奋勇争先。
1今日热点
吉林省财政厅厅长陈宇龙:为吉林省全面振兴率先突破提供坚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元宵节与鼎丰真一起体验传统与美味的完美交融
青岛市即墨区:市场监管业务技能训练营开启年后业务知识充电“第一课”
喜报!莱西荣获全国荣誉
岱岳区教体局组织开展2025年学校安全管理干部培训活动
东平博物馆开展非遗竹编画社教活动
小编精选
- 无棣县小泊头镇:锣鼓秧歌表演庆开工 非遗民俗文化促振兴
- 北戴河区东山社区:做花灯迎元宵佳节
- 河北磁县成功举办2025年“春风行动”暨“十万学子进邯郸”招聘会
- 滨州市博兴县:“庙”趣横生 “会”聚湖滨
- 邹平青阳:“响鼓重锤”开新局 “满弓紧弦”定成势
- 8天假期近2万人次走进秦皇岛博物馆
- 吉林省科技厅厅长李岩: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吉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