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各地“新春第一会”布局全年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2月7日讯 2月5日,农历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对于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各地纷纷聚焦促经济、推改革、谋创新等任务,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切实提升为企服务
近年来,为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我国持续推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于去年发布施行《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在2025年的“新春第一会”上,多地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务实举措。
上海市2月5日召开2025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聚焦提升企业获得感,重点提出优化为企整体服务,完善“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上线下融合,异地办理等政务服务;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支持、融资增信服务等要素保障服务;加强政策评估、解读、指导等政策服务,并强调普惠性政策听取意见原则上中小企业比例不低于50%。
《方案》还提出优化涉企监管监察。要求强化信用监管,全面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同达”,帮助企业及时开展信用修复。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实现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查后可评价,避免重复查、多头查;实施“双无”清单机制,各行业领域形成“无感监测”对象清单和“无事不扰”事项清单,对清单内的企业和事项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只做触发式检查。
同日,河北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这是该省连续第三年以营商环境为主题举办“新春第一会”。会上,8家企业负责人围绕创新药进医院、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商贸物流等多个方面发表意见建议。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相阳提出,目前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对此,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素文进行回应并承诺,产业集群内“共享智造”核心企业、“领跑者”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信息在会后就推送给金融机构并动态更新。
以改革促发展 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
2月5日,山东省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表示,要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并专门提出了10项重点改革,涵盖了金融、能源、教育科技人才、城乡融合、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林武还强调,创新是改革最本质的要求,要加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力推动产业创新,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完善创新政策,加强法治保障,大力培育创新文化。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连续第3年在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本次大会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的讲话中,“产业”一词共出现了79次。他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巩固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广东省省长王伟中指出,将进一步强化源头技术供给和应用场景创新,尤其是抓住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集中发力、抢占先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江苏省2月5日召开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会,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强调,做好今年工作,要更大力度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更大力度布局海外市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型开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一体化发展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多地在“新春第一会”上对于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部署。
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2月5日,浙江省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召开“新春第一会”,浙江省委书记王浩指出,要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始终把牢缩小“三大差距”这个主攻方向。以“千万工程”为牵引,聚焦山区海岛县、农村农民等重点难点,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健全城乡就业创业体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2月5日,湖北“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在武汉举行。湖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此次会议提出,要紧扣高质量、一体化两大关键,建立健全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合作。会议明确了支点建设“两步走”目标:到2030年,力争全省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主要经济指标跨越进位、中部领先,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到2035年,综合实力、科技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推进大会2月5日在重庆召开,会议提出,要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奋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此次迭代升级进一步细化了具体实现路径,例如在聚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方面,提出加快“2小时重庆”交通圈建设,加快打造万州、永川城市副中心和黔江等区域中心城市;在推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方面,提出打造中新互联互通项目10周年标志性成果等策略。(吴晨笛)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上海证券报、上游新闻等报道
编审:彭瑶 魏婧 王月博【责任编辑:王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