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蛇”我其谁贺新春 共享“非遗”过大年-中国吉林网
春节习俗,新春祝福。“二十八,把面发”是中国春节前的传统习俗之一,发面的“发”同“发财”的“发”,寓意着来年财运亨通、招财进宝。这是春节习俗,也蕴含着非遗文化。
习俗与传说相伴而生,生活与梦想牵手奔腾。有一个传说讲述了腊月二十八发面的重要性。有一对妯娌,一个懒惰一个勤劳。腊月二十八这天,婆婆让两人发面准备食物,懒惰的大媳妇偷懒,而勤劳的小媳妇则发了很多面。结果,小媳妇家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大媳妇家越来越穷。城隍解释说,腊月二十八发面能带来好运和财富。有趣的传说,美好的寄托,谐音的寓意,丰富过年文化,充盈了幸福生活,成为非遗文化的元素。春节属于我们每个人,非遗浸透大家心灵,“蛇”我其谁贺新春,共享“非遗”过大年。
“蛇”我其谁贺新春 ,每个人都是春节氛围担当者。每个人过年长一岁,小孩子长大了,青年人成熟了,老年人增寿了。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春节属于大家,春天的节日,拥抱春天,从春天出发,焕然一新,欣欣向荣,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美好。年年过年好日子,生肖担当增乐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我们每个人都是春节氛围的担当者。购买年货,春节市场更繁荣,过年生活更精彩;贴上年画和春联,让家庭过年氛围更浓厚,让日子更红火;欣赏花灯,让光明照亮新征程,让心灵更灿烂;一家团聚,孕育祥和氛围,家和万事兴;给长辈拜年,给晚辈发红包,让亲情更厚重,让生活更美好。多喜乐,长安宁,是我们的过年愿望,是我们的春节期盼。我们每个人都是春节氛围的担当者,14亿多人打造的春节氛围,成为惊艳世界的幸福美好画卷。
共享“非遗”过大年,巳巳如意文化年味香飘全世界。年年过年,岁岁不同,别样精彩。“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以后,共享“非遗”过大年,年味香飘全世界成为全球春天的主题。农历第一页便是春节,最后一页是除夕,首尾相连是一个完满的圆。春节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包括传说故事、节庆活动、饮食与装饰习惯等,成为团圆与希望的美好象征,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影响力最大、群体性参与度最高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审美,中国传统最生动的名片。各美其美的春节习俗、美美与共的非遗实践,兼具包容性和开放性,强大生命活力,文化共享,中国人的春节,世界的春节。全球共享春节“非遗”过大年,这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为世界人民幸福生活、文明前行,注入澎湃美好正能量。
腊月二十八,面发家发,福气满家。“蛇”我其谁贺新春,在贺新春中,你我一起发达;共享“非遗”过大年,汲取非遗滋养,我们共同发展。(殷建光)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