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对话会观察:企业提需求 政府供服务

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

人民网海口1月26日电 (记者李学山)“大家在经营中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政府部门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或者说对自贸港政策有什么不太了解的地方,都可以开门见山、畅所欲言。”近日,海南自由贸易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连锁企业专场活动在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企业服务中心多功能厅举办。一开场,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厅长任端平就直奔主题。

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经营主体的生命之氧。必须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经营主体需求导向,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诺必践,强化问题实质性解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营商环境成为海南自贸港的核心竞争力。

而本次对话会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召开的。当天,受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邀请,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协助下,罗森、盒马、西贝等十余家知名连锁企业代表来到海口,参加这场别具一格的对话会。

“我们想了解的是,‘双15%’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我们这样的餐饮连锁企业是否适用?如果不适用,有没有其他的政策可以推荐?”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说,西贝虽然还没有在海南开店,但是对自贸港的一些政策还是比较感兴趣,希望能够在拓展市场的同时分享到自贸港发展的红利。

“国际业务板块是盒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OTC药品、生鲜等品类有较大进口需求。”盒马(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任媛说,这次来到海南,盒马希望进一步了解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我们期待能匹配到合适的政策,共享海南自贸港机遇。”

没有落地的企业跃跃欲试,已经扎根的企业则现身说法。

海南青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耀华回忆说,作为首个进入海南零售市场的外资连锁便利店品牌,从签约、筹备到开张,一整套流程走下来,罗森只花了两个多月:“当时海南省市区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一个服务小组,专门帮助我们解决开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罗森落户海南四年来,已在9个市县开设了约200家门店,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汤耀华说,正是对海南的发展环境有切身体会,罗森更坚定了在琼进一步扩大业务布局的决心。但他也表示,由于对相关政策的理解不同,导致部分市县在企业服务水准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这需要营商部门进一步规范。

快乐的蛋(海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友说,他们在海南的项目建设过程中,也碰到了土地手续办理等一些问题困扰,但在营商环境建设部门的协调下,这些问题后来都得到了妥善解决,目前他们已经成为海南为数不多的具备鸡蛋出口资质的企业之一。

从提建议到摆需求,企业代表们畅所欲言,纷纷给出自己的“用户需求”。另一边,与会的部门单位负责人们边听边记,既倾听并研究解决企业在海南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回应企业对自贸港政策的咨询,也梳理交流了世界各地、全国各地营商环境方面好的制度、政策和举措,收获不少思路和方法。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大家在企业经营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我。”看到大家对海南的期待和肯定,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企业促进处处长任倩也坦诚以待,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开给在座的企业家。

“对每一家落户海口的企业,我们都会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党组成员、海口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曹献平说,近年来,海口紧紧围绕着企业需求和发展,以自贸港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在服务企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搭建了多维企业服务平台,建立“收集问题→研判转办→部门处理→问题反馈”的闭环服务机制。本着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通过椰城政企沙龙、政企面对面、陪企业走流程、营商体验员、首席服务专员等多形式多维度了解企业诉求和问题,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助力企业发展。

“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会带回去认真研究、取长补短。”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挂任副厅长肖文表示,目前,海南正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内外资准入协同模式,建立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同时也在全力打造“自贸港为您来服务”“自贸港请您来投诉”品牌。“我们真诚欢迎大家来海南自贸港投资兴业,也欢迎大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和改善自贸港的营商环境”,在对话会结束时,肖文再次对企业家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