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

群英荟萃聚江城,星光璀璨耀楚天。1月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会议隆重表彰了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对建设科技强省,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系统部署,吹响在科技创新上开拓进取的集结号。

理论上清醒,行动上才能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考察湖北,对湖北在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要求、作指导。从2013年强调“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到2018年要求湖北“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从2022年作出“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重要指示,到2024年寄语湖北“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湖北建设科技强省擘画了蓝图,提供了指引。手握真理,砥砺前行。全省上下扛牢创新职责,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厚积“开拓进取”的底气。譬如,2024年湖北全社会研发投入1408.2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位居全国第3,研发投入强度较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国第1。立足当下,湖北要继续在高层次创新人才、高能级科创平台上夯基垒台,将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底板”抬高,底气做足,加快打造四个全国全球领先的高地,形成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硬核支撑。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科技创新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更需要开拓进取的锐气。湖北把制度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和藩篱。譬如,在2024年初组建科学技术委员会,省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打破教育、科技和人才各自管理的边界,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探索出台科技创新容错免责事项清单,培育大胆创新、宽容失败的土壤……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从多点发力转向全面突破。对湖北而言,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首先必须在科技创新上奋勇争先;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首先必须在科技创新上担当战略支点。展望未来,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在着力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体系,健全“投贷股债保担”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包干制+负面清单”的科研管理体系,打造深度融入全国全球创新网络的开放创新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改革红利添发展动力,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省“任务书、路线图与时间表”落到实处。

当夏军院士、李培根院士等10位杰出的院士专家踏上红毯,两侧的“粉丝团”成员不断以掌声和欢呼声表达敬意;连续六次铺设“星光大道”,迎接“最亮的星”,湖北以隆重的仪式、至高的礼遇,致敬新时代科技先锋,释放出叫响新时代“惟楚有才”的强烈信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统计显示,湖北现有两院院士82位,高校132所、在校大学生近200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正当其时。一方面,要以超常规举措开展战略帅才、领军将才、产业英才、青年才俊“十百千万”行动,放眼全球引进拔尖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另一方面,要通过表彰奖励、量身定制精准服务人才等方式,持续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唯奋楫者先,唯创新者强。必须发扬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抬升发展标杆,以在科技创新上开拓进取的姿态和状态,为把湖北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而奋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敬秋(黄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詹蔷【责任编辑:伍佳佳】

1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