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靖安:财政投入有力度,人民群众有“医”靠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为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难题,近年来,靖安县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以“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为目标,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以临床重点专科、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等为重点,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到新高度,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更有“医”靠。

财政筑基,共筑医疗卫生新高地。靖安县聚力加快基层信息化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县级信息平台“一键通”。该县申请地方专债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建设智慧医院系统,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智能化服务能力。县直医疗机构可在省智医系统内完成远程会诊、远程影像功能扩展,县级医生可在线上调阅乡镇卫生院患者情况,做到数据共享。镇村信息平台“全覆盖”。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和94所村卫生室省智慧医疗系统全部上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配备电脑230台、打印机162台。医共体信息平台“一链式”。以县人民医院智慧医院项目为主体,建设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医共体成员单位可通过医共体平台信息共享中心的电子病历浏览器功能和患者360视图功能,为医共体成员单位提供病人电子病历及检查检验报告等数据调阅服务,从而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财政兜底,织密基层医疗“保障网”。拨付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学科有突破。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江西省三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认证;县中医院中风病科、老年科、肺病科、肛肠科、康复科通过了全省中医临床基层特色专科验收;县中医院骨伤科被列为国家农村中医重点建设专科,“余氏骨伤疗法”成功入选首批江西省中医药特色疗法项目名单。镇村提升品质高。县财政投入7000余万元对9所乡镇卫生院和43个村卫生室进行新改扩建,并在医共体范畴内统筹近100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置救护车、B超、DR、生化分析仪等检验检查及急救设备,2024年11月设备已全部投入使用。惠民政策暖人心。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疑难杂症、高危重症患者三四级手术减免相关会诊费用;实施《优化提升靖安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十项举措》《靖安县医疗机构便民惠民就医服务若干措施》《靖安县卫生健康委推行13项医疗便民新举措》,持续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财政赋能,提升医疗队伍专业能力 。人才是医疗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靖安县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坚定不移做好人才经费保障。开启名医资源“新通道”。发挥医联体效应,柔性引进省级三甲医院博士学历2名、硕士学历7名,申报“赣鄱英才计划”卫生健康创新人才项目1人,申报江西省高层次人才认定4人。县级医院累计下派专家坐诊镇村270人次,惠及群众8000余人次。兑现人才激励“定心丸”。落实《靖安县卫健系统激励和培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暂行办法》,兑现人才奖励金84400元,59名医疗人才享受奖励政策。4名省级专家授课,开展线上、线下培训33场,选派2名优秀人才到乡镇挂职。构筑人才培育“蓄水池”。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校园招聘等途径,引进人才。2024年共申报初级40名、中级58名、高级28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聘任手续,申报高级职称评审16人,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培养后备力量。(李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