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持续深化林改:青山变银行 林农成股东
编者按: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从老百姓的呼声中寻找切入点,以改革之力为民解忧、为民谋利,必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福建日报今起推出“闽山闽水物华新——身边的改革印记”专栏,聚焦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改革领域,以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或受益者的视角,展现我省各地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敬请关注。
龙岩在全国率先开展自主确定主伐年龄限制试点等改革,持续深化林改——
青山变银行 林农成股东
东南网8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 徐士媛 罗小春 通讯员 钟晓芳)
林业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是助力农村产业振兴的资源,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近年来,龙岩以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制发林票、创新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等改革措施,深化拓展林改“武平经验”,让森林成为钱库。去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吸纳龙岩“取消集体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实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诺方式审批”等四项改革措施。
树要灵活砍
“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后,我们的经营更加灵活,这对林农大有好处!”日前,武平县下坝乡大成村林农刘维河,再次向乡林业站提交了林木采伐许可证。
“上半年我申请了20多立方米的林木采伐许可,一天之内就办好。我用这笔钱买了些营林材料和工具。”刘维河说,这次他准备申请更大面积的林木采伐许可。
灵活的采伐申请,得益于龙岩去年开始的人工商品林采伐改革。
去年上半年,省林业局对龙岩创新林木采伐制度方案作出批复,同意龙岩探索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这是我省深化林改的重要举措。
林改的深入推进激活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龙岩的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73.1%提高到如今的79.21%。现有集体和个人人工商品林460万亩,每年造林超16万亩。
尝到生态红利甜头的同时,采伐年限成为林农进一步提高收益的阻碍。此前根据我省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林木采伐年龄严格受限,如人工杉木、马尾松的主伐年龄分别为26年、31年。此外,办理采伐许可证前还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伐区调查设计,林农需承担较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原来要到期才能采伐,导致错过好的市场行情。有时家里急需用钱,也没办法及时套现。”刘维河经营林地近20年,目前自营及合作承包经营的林地近3000亩,他对采伐处置权的渴望尤为强烈。
“经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由于林木经营周期长,投资变现慢,林农积极性受挫。”龙岩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站负责人刘永盛说。
只有进一步落实处置权,才能确保收益权。
“在严格保护前提下,适度放宽林木采伐限制,赋予林农更多经营自主权与财产处置权,是深化林改的题中应有之义。”龙岩市林业局局长张田华说,龙岩探索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并将采伐许可证办理权限下放至乡镇,得到国家林草局和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
改革后,龙岩市林农申请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量不超过30立方米的,无须再提交伐区调查设计材料,只要向林业部门签署《告知承诺书》,明确采伐地点、树种、数量、方式等信息,就能直接办理采伐许可证,大量节省了调查设计时间和中介费用。
“原先申请采伐许可证需要近20天,现在30立方米以下的当天就可办结,超过的则需10天左右。”武平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站负责人刘友平介绍,此外林农委托第三方测算的费用也节省了三分之一。
人工商品林采伐自由度增加,但伐后监管同样严格。刘永盛介绍,方案要求林农采伐后应及时更新造林,并严格执行限额采伐政策,确保全市森林资源平稳不降。
据统计,截至6月底,龙岩已按政策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2924份,采伐林木蓄积量73.5万立方米,惠及林业经营者4000余户,增收逾7亿元。
更灵活的林木采伐改革,让林农受益,同样也改善了伐区秩序。“以下坝乡为例,由于与广东交界,原来盗伐林木现象时有发生,如今盗伐不仅少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也更高涨。”刘友平说。
“对于林农来说,现在的山真的就像是一座随时可取用的银行,这让我们更安心。”刘维河感慨道。
山有专人管
改革,一直在路上。
6月4日,龙岩林票(武平)发行仪式在“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举行。来自武平县万安镇贤溪村的林农池上坤、池良昌等23人领到了1号林票。
为解决林权难流转、森林资源难变现、集体林质量难提高等问题,龙岩在总结三明、漳州等地林票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于当日正式发行1号武平林票。
此次发行的1号武平林票合作山场位于万安镇贤溪村,包含23名林农的林地。池上坤便是其中之一,之前他一直独自经营林场。“过去,树到了年龄就砍,砍完后再栽种,林地缺少管护,效益一直不佳。”池上坤说。
现在,武平大力推行林票,建立以林场带村联户合作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多元主体合作经营,提高林业经营效益,由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共同出资造林或合作经营现有森林,双方按投资份额制发林票,实现村企双赢。
“所谓林票,其实是一种林业生物资产凭证。”武平县天源国有林场经理钟天明说,此次发行的林票,基于该林场与23名林农合作经营。林农以山林入股,林场测算山林经营总投资后,按投资份额制发林票,一块山场一张林票。其中,1号武平林票涉及合作山场面积691亩,发行金额为181万元。2号武平林票合作山场面积736亩,认购金额173万元。
为保证营林效益,林场会通过营林措施提高林分生产量和质量,并依托自身资源,通过公开招投标,提升效益。“经过测算,林农自主经营,每亩出材8~9立方米,而林场管理后预计每亩出材13~14立方米,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武平县天源国有林场综合部负责人兰日强介绍。
盘活林农资产,金融活水必不可少。在龙岩,金融活水流向了万重山。当地建成全省首个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公共信用、林权信息、林权贷款、林业经营等数据。林农登录后可一键提交融资需求,平台快速匹配多家金融机构的小微金融产品,供比价议价。该平台已累计发放林业贷款11亿元。
林票为林业发展延伸出更多活水。7月18日,武平农信联社发放首笔“林票贷”,打破了传统依靠伐木或买卖流转作为投资回报的经营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林权投资者范围、激活了林业发展要素。兰日强说:“‘林票贷’具有估值高、期限长、利率优、额度高的特点,同时办理简单,从受理到质押登记只需半天。”
有了林票后,山林交由国有林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破解了“单家独户”营林的问题,实现“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林农每年可获得林票金额5%的分红保底收益,林木采伐后享受利润分红,其间还可通过转让、质押等方式提前变现。池上坤说,手握林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了。
热门相关:99次出墙:老公,情难自禁 凤惊天之狂妃难求 我真的是正派 绝天武帝 蓝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