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初心守护一方百姓 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本文转自:滨城时报

用初心守护一方百姓 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秦龙

■ 记者 李棽棽 报道 受访者供图

▲秦龙(右)为当地群众义诊

秦龙,汉族,198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现任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有这样一位医生,他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是神经外科的副主任医师,技艺超群、追求卓越;他曾在疫情防控期间奋战在抗疫一线,不畏艰难、逆行奔赴;他是一名天津援甘的共产党员,情系津陇、负重前行;他曾先后荣获2022年度天津市“滨海好人”、2023年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榜样好医生”荣誉称号,以及2023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特别贡献”奖,他就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秦龙。援甘近8个月的时间,他的工作不仅得到当地医疗系统和组织部门的认可,更得到了当地百姓的高度赞扬。

重任在肩 破局前行

秦龙是一位80后,在神经外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早已成为所在医院技术上的中流砥柱,多次承担并出色完成重要医疗任务。同时,他也是一个心系甘肃、满怀赤诚之心的白衣卫士。在得知援甘任务的第一时间,秦龙便主动请缨,从滨海新区奔赴1500公里外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启为期一年的援甘之行,决心用他的精湛技艺守护一方平安。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常住人口约25万人,但因地理和经济原因,当地医疗水平欠发达,尤其是在神经外科领域,缺少必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医师,这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医疗困扰。

在抵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的第一时间,秦龙就立即着手对当地神经外科患者情况进行了解,对医院神经外科医疗设备设施进行摸底。经过调研,秦龙发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内没有神经外科,颅内疾病无法在当地实施外科救治。由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及颅内出血病情恶化速度快,以往有些患者根本没有转移至上级医院救治的时间,极大危及病人生命。

在得知现状后,秦龙连夜奋战,用最短的时间拿出了建立神经外科的具体方案。他是在与时间竞速、与死神赛跑。方案出具后,他立即投身方案落实当中,与院方沟通协调,申请购置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器械、设备、耗材等;对手术间进行布置安排;对护士进行手术器械培训;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秦龙的不懈努力奠定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神经外科建立的基础。

任重道远 初心不变

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后,秦龙立即组织力量开始接收当地神经外科病人。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填补了县域医疗技术空白8项、开展颅脑外科手术36台,包括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内出血、急性脑积水、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等。病人术后效果良好,手术不仅挽回了生命,更赢得了对于生命的尊重。更多当地的颅脑疾病患者开始慕名前来,陆续被医院收治。

科室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神经外科尤其是颅脑急重症病人的救治问题,使当地神经外科从无到有,在病患当中得到了极大的肯定。

通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秦龙的援甘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成效。“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医生,从任何层面上说,我都要尽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这也是我们医生的职责。”对于援甘之行,秦龙认为这是一项光荣而重要的工作,“光荣在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这是津甘两地的情谊所在;重要在于援甘工作是推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一名医生,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医术救治更多的病人,这是秦龙的理想与抱负。

脚踏实地 无悔青春

白衣赤心,驰援千里。秦龙用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他的赤诚之心,巩固和维护津甘两地的友谊;用他高超的医术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建立起了一道扎实的救治神经外科病患的防线。他在医治病人的同时,更抚慰了当地群众的心,在甘肃大地上书写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党和国家的誓言。

秦龙的愿望是在援甘行程结束之时,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能够有一批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接手他的工作,继续守护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就是秦龙,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医生,更是一名有着钢铁意志的共产党人。

援甘工作光荣而艰巨,秦龙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专业技术,展现了令人钦佩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完成着本次任务。虽然援甘工作已步入尾声,但是尾声并不代表结束,而是新篇章的开端,他说:“我会扎扎实实做好我的本职工作,继续谋划推动好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神经外科今后的发展,守护好当地百姓的健康。我也希望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热门相关:完美隐婚,律师老公不太坏   腹黑老公,请离婚!   辰少的霸道专宠:强婚88次   终归田居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